有位講師朋友
在私密討論社群中
提出了一個問題
「想請問
一般人資談人才管理
常提到選用育晉留五流程
想請問現在還有比這個
更新更完整的概念或理論嗎?」
就個人初淺了解,
提問者是社工與心理背景
的知識愛好者
也是一貓頭鷹型的講師
乍看到這問題
馬上聯想到之前看的〈理所不當然〉
作者王盈勛提到
身為念管理且在學校大學任教的人
最常見反應之一
就是被要求分享最新管理知識
他提到這很能理解
但不好回應
他提出幾點理由(全文詳見書中p.65)
- 成為學院工作者是因為在某領域學有專精,而不是時時在追蹤最新的管理理論
- 學院裡「最新」和經理人要的「最新」管理知識,往往有不小落差,例如企業經理人可能忙著追逐策略地圖最新概念,但校園頂尖學者可能光改進六個標準差的精確度就忙了二十年,對他來說,最精準的六個標準差操作方式才是最新管理知識,但外人可能覺得這是幾十年的老古董
- 有些「準管理概念」,如「蘑菇定律」「貝爾效應」等等,對學校教授而言,是無法以科學驗證的野狐禪
另外他提到一個很棒的想法
「對於企業經理人來說,
為何需要『最新的』管理知識?
這也是一件足堪玩味之事
隨時想要吸收最新管理知識的人,
應該以兩種人最多:
一是對知識有熱切的好奇心,
二是相信最新的管理知識
有助於他們在職場和商場的競爭力」(我在想,有沒第三種? 會不會只是做為社交的話題?)
「讀書若是為了興趣,當然讀什麼都可以
…最新的管理理論是否真的對經理人的競爭力有幫助?
…有助於競爭力的假設源自於
當我們同樣要完成一項組織的目標
如果我能有比你更厲害的
『最佳實踐』工具( best practice)
,我能打敗你的機會自然大幅增加
…
但是管理實務和管理理論的不同之處在於,
管理理論只要在推論上、可驗證性上領先就算領先了
管理實務卻要靠行動、靠累積、靠執行力
換句話說,
管理實務需要實踐的時間,
需要你放棄其他的偉大管理理論做為代價
你可以同時認識十種最厲害的管理理論
卻不可能同時在一家企業中實踐它們
否則這樣的企業管理
只能是災難一場
…你最需要的工作其實和學院教授有幾分類似─
找到一種最適合你的組織所需要的管理理論,
然後孜孜不倦,
不厭其煩地
把這樣的勝利方程式發揮到最極致,
而非不斷追逐最新的管理理論」~王盈勛
這個觀點
對我來說
有點嚇到
因為一直以來
是很習慣追蹤管理知識理論的
一方面是念企業管理的關係
相關的文章與立論總是很吸引我
一方面是很喜歡新的想法與觀念
喜歡這樣的智性刺激
其中以下這小段
尤其給我大的啟示
「管理實務卻要靠行動、靠累積、靠執行力
…
換句話說,
管理實務需要實踐的時間,
需要你放棄其他的偉大管理理論做為代價
你可以同時認識十種最厲害的管理理論
卻不可能同時在一家企業中實踐它們
否則這樣的企業管理
只能是災難一場」
個人職涯規劃管理理論與實務
親子教養理論與實務
助人工作理論與實務
不也都是如此?
是呀
真的是如此
這也跟前一篇部落文中
有意識地選擇 ! 或無意識地選擇?! 花「生命」去賺錢 提到的
〈少,但是更好〉一書中
「有紀律地追求更少
有異曲同工之妙
實務需要靠行動、靠累積、靠執行力
需要選定適合的、放棄其他偉大的
持續不厭其煩地
把方程式發揮到極致
總而言之
不是最新的
就是最好的!
停止不斷追逐最新
選定適合的
放棄其他偉大的
持續的「累積」執行
是實務上最重要的事!!
祝福大家
能將心中屬意的勝利方程式
發揮到最極致
活出衷心所想的人生
安璐
104/11/9
參考連結
- 理所不當然,王盈勛著,天下出版社
- 有意識地選擇 ! 或無意識地選擇?! 花「生命」去賺錢 ~安璐
- 〈少,但是更好〉,Greg Mckeown,天下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