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中藥分三種,上品、中品、下品……「建言」呢?! 是否也分三種…

資料來源:優渥誌,《中醫師教你如何養身排毒》





「中藥分三種,上品、中品、下品


中藥依照毒性可分為三種,
上品藥是無毒性中藥,可用來養生保健;
而中、下品是有毒性中藥,則多是用來治病,
用時先區分清楚,才能養身不傷身」


~優渥誌,《中醫師教你如何養身排毒》



前陣子上了一個有關中醫食療的課(無愁老師)
讓我越發想把這些可以讓自己更加健康活力的相關東西
多理解一些


今天在便利商店與這本專刊相遇
《中醫師教你如何養身排毒》優渥誌


一翻就翻到這個上品、中品、下品中藥的分類
非常有趣


想到以前常聽人說
先求不傷身
再求效果


如果下品中藥擺明會傷身
為何還有其必要性呢?


就好像許多問題的對策中
有許多對策,用膝蓋想都會有「副作用」
但為何還有許多人會採用呢?
又或它們還會存在呢?


就是有其必要性


有時是階段性需求
有時是暫時對策
有時是為了去除病根




用對了
就能治病
但用錯了就有傷身風險


無愁老師上課時也有說到類似的概念
她說一體質至少有兩治法
一是補元氣
一是除病氣


除病氣的中醫手法
能否一次到位,很精準是很關鍵的
這種手法的藥帖
設定幾帖就是幾帖
超過還繼續食用就會有副作用
很犀利的作為


另一種則是以補元氣為大原則
把元氣拉抬起來
比較固本
不會有副作用
考量上會以身體元氣足夠程度與否優先來看
而非症狀優先




這樣的三種分類方式
讓我聯想到
一般教練會談與企業輔導時

引導會談或提建言時
是否也可類比為這三種類別的建言屬性

有些建言
以對方體質身體元氣為優先考量
打基底用的
是基本功
成效緩而固本
不易有副作用
但短期看不出戲劇性變化
中長期就會有顯而易見的轉變

有些方策與建言
就犀利而精準
治病效果佳
但帖數要抓對
不然副作用會很可怕

是種有趣的類比
僅供參考

還有一個類似的類比


魏文王問扁鵲:「你有兄弟三人,皆從醫,誰的醫術最好呢?」

扁鵲說:「長兄最好,二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問:「那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說:「我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而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剷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的人才知道


我二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於本鄉里。

而我扁鵲,是治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看到的是我用針來放血、動大手術、好像我能治一切疑難雜症,起死回生。所以以為我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春秋名醫扁鵲



也是很具啟發性的觀點


祝福大家
都有美好強健的體質

安璐
106/4/10



參考連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