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是「依賴」心態,還是「相互依賴」?

「沒辦法撒嬌的小孩
大部份在成長後
都會變成認真耿直的人
他們認為
只要自己表現認真
就有希望獲得周遭的友善回應


過度認真的人

只能跟人維持表面上的往來關係
這就是他們人生中的悲劇





如果只在表面上的往來
遵循規範、懂得克制自己的人
確實比較容易獲得眾人的好感
但他無法感受到何謂『幸福』與『親密』」


~加滕諦三,為什麼我們總是如此不安?





小時候

一直以來
最擔心的就是自己太過依賴
依賴心很重


年紀漸長

反而擔心自己過於獨立
或說過於自我壓抑
傾向自制與冷漠


近年

越往心中走
回頭一點點彎腰撿拾內在曲折路徑上的
坑疤與淌血傷口


看得越來越清楚

原來
許多自己言語與行為煙霧背後
真正的情緒與欲求
究竟為何?


也漸漸地

腳越站越穩
越來越有可以和地面連結的感受
喜悅的時光
也越來越多


就像是在喜悅淌徉的河流中

閃著美麗波光
隨著上下自然律動與浮飄
很是幸福


以前常繚繞於心的困擾

也就自然分流與清明
不再是很大的困擾
大約只占思緒2-3秒的時間
就可以釐清
這也是種美好


把其中一個常有的困惑記於下

供日後忘記時
再做複習


妳在依賴嗎?

可能是,可能不是
我在欣然喜悅地享受著人際間真摯的連結




「情緒上較為成熟的人

可以向別人的善意說聲『謝謝』
並坦然地接受
同時也感到歡喜
絕對不會因為必須面對別人的善意
而山現緊張不安的情況



情緒上成成熟的人
也就是能夠因為付出而感覺喜悅的人
他們可以同樣坦然地接受別人的善意
至於以壓抑方式來為別人付出的人
則會畏縮地避開他人的善意」~加滕諦三,為什麼我們總是如此不安?




在本質上,生命是高度互相依賴的…

假如我在生理上相互依賴
我則是有能力且能自立自足
但我了解你我互相合作的成果會比我獨自一人時
即便使出渾身解數也都來得多


如果我在情感上相互依賴

我能肯定自我的價值
但我也承認對愛的需求
無論是給予他人或從他人之處接受


假如我在智力上相互依賴

我了解我需要集思廣益以補己之短」~史帝芬‧柯維,與成功有約,其表明對於「相互依賴」概念的支持,而不是依賴或者獨立的心態




相互依賴是很棒的

人際連結深與厚
喜悅無邊


祝福大家

總是沐浴在愛中


安璐

105/12/14




參考連結





延伸閱讀





補充:
如果已經長大成人,但幼時撒嬌需求未獲滿足
遺患日常,可以如何?(來源:加滕諦三,為什麼我們總是如此不安?


  • 自己憐愛與善待自己
  • 進而就會了解周遭有誰會善待自己,而且也會遇見會善待自己的人
  • 由自己決定「自己有存在的價值」

  • 毫無理由卻感到不開心,這是因為自己正在隱藏內心的某種欲求
  • 唯有心理上不會有依賴,才能感受到別人的善意
  • 情緒上成熟者,不只能享受被人喜愛的幸福,也有能力愛上跟自己有緣的人(珍惜與疼愛)
  • 情緒上成熟者,也就是能夠因為付出而感覺喜悅的人

  • 認清「自己心中仍有依賴欲求」的這個事實,有自覺,而非缺乏勇氣面對現實的隱藏
  • 以真心關懷自己的人為對象,進行撒嬌練習,表達自己內心渴望的事物,說出真心話或對事物的真實感受,就能逐漸看見真實的自己,填滿內心的空虛感
  • 一切就從珍惜自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