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之內有一個完整、睿智的自我」
「一位女士問我她下一步該怎麼走。她在考慮幾種不同的職業方向,描述各自的利弊,然後問我有沒有什麼建議。我無法直接回答,因為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哪一步是正確的選擇,不過我能幫助她尋找答案。
我把內在良師的概念介紹給這群女性
然後引導她們做一次短時間的觀想,去跟年長而睿智的自己會面。結束時,我看向她們,有好幾位女士眼中含著淚水
『我很驚訝自己這麼激動。』
『以前從來沒人告訴我有這種聲音,我一想到不必向外尋求正確的導師或答案,只要探尋自己的內心,就會感到很欣慰』
…
比起內在良師,
我們更熟悉內在判官,
有一部分是因為後者音量更大。
內在判官要求我們的關注,
內在良師則等著我們去注意她;
內在判官鬼吼鬼叫,
內在良師則輕聲細語:
內在判官打斷我們,
入侵我們的思考,
內在良師則幾乎總是等到我們問她,
才會開口說話。
我問剛才提問的女士,
內在良師怎麼開導她,
她說:「真有趣。她輕輕笑了,笑我如此費心規劃這件事。她告訴我要一步一腳印,盡全力把現在的工作做好。如果我這麼做,答案就會變得清楚。」對外人來說,這樣的答案聽起來再簡單不過,但眼前這位女士可不覺得如此。她如釋重負,找到了邁出下一步的新方法。
女性竟覺得往內心汲取自身智慧是一件令人驚訝而感動的事,這種狀況其實很悲哀。那些鼓勵女性的話雖然偽裝為『女性賦權』,卻經常不脫相同的舊訊息─要她們背離自己的直覺與智慧,獨厚別人給予的引導。
…
身為創新者,她們不需要前人的做事技巧,反倒需要好的工具與鼓勵,找到於她們屬於自己的道路。
…
有一次,我跟她啜飲著洋甘菊茶,談到自己與周圍女性都有的現象:自我懷疑,屈就平凡。
『對啊,確實如此。』她說,『那是因為女性雖然解放了,但並沒有獲得自主權。』
我目瞪口呆。她竟然隨口說出那樣一句話,彷彿是世界上最顯而易見的事一樣。我深有共鳴。
『你覺得為什麼呢? 』 我問她,『為什麼我們要獲得自主權會如此艱難?』
她說出了我過去從未聽過,後來也在任何地方聽過的答案。
『那是因為缺乏想像力。如果你沒有學過如何運用自身的創造力、如何去想像,就無法創造出跟自己認知大為不同的現實,因為你想像不到。』
這真是藝術家才會有的答案。我們老是探討其他一堆因素,例如長久的偏見、媒體形象、壓力、自我懷疑、工作家庭平衡等議題,茱蒂絲卻直指那個我們通常忽略的社會與個人改變關鍵:想像力。或者說:內心願景。
內在良師能提供一個明確、充滿活力、不可抗拒的願景,因此我們不必依賴眼睛所見來規範自己能做什麼。在這個女性釋放自己聲音、試圖改變世界的歷史時刻,我們不能依賴眼前的事物來指引方向,而應該重新想像、重新建造與重塑概念。我們需要的不僅來自外在,也來自內在。」~姊就是大器
最近發生的許多事情
讓我在看這一段時
特別有共鳴
原來我一直在協助別人做這樣的事情
往內心汲取自身智慧
重新釐清與看見自己
內在真實的聲音與想法
化除減除一些可以移除的干擾
讓衷心所想自然浮現
上上星期在企業內遇見與認識一位年輕朋友
她目前在電子業任職
前一份工作是在故宮任職
她有提到
電子業實事求事的慣性思維
與藝術產業的從心發想
是兩個很大極端的差異
好妙的視角
難怪我常有許多矛盾,同樣也有可以跟理性工科男溝通的優勢
因為我內在中一直住著一個藝術家
但從小到到都是被實事求事的理性與商業教育一路上來的
所以常有朋友說我理性與感性兼具
從另一面來看
就是
其實內在常有無形中的兩面拔河與衝突
但也有其好處
順利時
可以充分扮演橋樑溝通的角色
也或許是整合的角色
「一位女士問我她下一步該怎麼走。
她在考慮幾種不同的職業方向,描述各自的利弊,然後問我有沒有什麼建議。
我無法直接回答,因為只有她自己才知道哪一步是正確的選擇,
不過我能幫助她尋找答案。」
好喜歡這一段的陳述
竟然可以充分陳述出
我日常的工作之一
用Coach 同行夥伴與技術,讓靈魂欣喜飛翔 ~
感動
祝福大家
活出衷心想要的自己
安璐
107/3/22
參考連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