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動不動就生氣的人」和總是平心靜氣的人,哪裡不一樣?




今早看到一篇文章動不動就生氣的人,和總是平心靜氣的人哪裡不一樣?,很喜歡裡面的文字,讀完有讓心更加平靜的感覺


摘錄幾段特別喜歡的文字:

有些人總是能保持心情愉快,有些人動不動就生氣。他們之間的差異點到底在哪裡?差別就在平時的心情保持在何種狀態。

請大家想像一口氣將兩端拉到緊繃的橡皮

動不動就生氣的人,他的心理狀態就像這條緊繃的橡皮。兩端都被緊緊拉住,當然痛苦的不得了。他隨時處於精神壓力相當大的狀態,沒有留餘地,所以即使碰到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也會立刻應聲斷裂。」


怒氣湧現時,先置之不理
把一顆小石頭投進清澈無波的湖面,湖面會咚地激起漣漪並迅速擴散。

當你伸手想消除漣漪時,又會產生新的漣漪。漣漪不斷擴散,最後擴散範圍之大,超乎想像。
那麼,想要消除漣漪的話,應該怎麼做才好?

答案很簡單。只要置之不理,漣漪自然會慢慢消失,逐漸恢復成原來的寧靜湖面。

心靈也會因為煩躁和生氣起漣漪,而且作用和投石入湖一樣。當你心裡越想著『千萬不能生氣』、『我要忘掉它』,心裡的漣漪就擴散得越多越大。越是執著於不去想它,反而越容易胡思亂想。」


不著急,耐心等
我們的祖先是農耕民族,生活方式就是努力耕種,然後採收大地賜予的果實。

他們拿鋤頭翻土、播種,仔細觀察作物成長的樣貌,灌溉,剪修,除草。

像這樣費時費力地花了幾個月,甚至一年的時間栽種作物,最後才能領受大自然的恩澤。特別是我們的主食稻米,聽說從開始耕作到收成需要六十四個步驟,可見耗費的時間和勞力有多大。

繼承農耕民族血脈的我們,原本就擅長觀察事物,擅長默默做事,等待時機成熟。

但現在越來越多人已經失去這樣的特質了,一旦事情若不照原本的計畫進行,第一個反應是焦躁,然後急著想看到成果,否則覺得坐立難安。

特別是養育小孩或培育下屬時,常會引發這種焦慮。

每個人的成長和變化的時機都不同,因此在培育一個人之前,應該要懂得分辨個人的資質與特性。

若將注意力都擺在事情進展不順遂這件事上面,無法分辨出對方的狀態,然後開始產生焦躁,但焦躁完全無濟於事。當然,這種情況也會發生在自我追求上。除此之外,我們也常看到某些人,一旦在人際關係上發生糾紛,被人誤解的時候,急著想解決問題,操之過急,最後反而引起更多麻煩。

溝通不順利的時候,不要勉強處理,等待也是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

雛鳥在蛋中準備好要面對外在環境時,會在內側用鳥喙啄殼。母鳥聽見這道微弱的聲響時,就會從外側把殼啄破。
雛鳥從內側敲殼的聲音稱作『啐』,母鳥從外側敲殼的聲音稱作『啄』。

『啐啄同時』。只有當兩者時機配合得恰到好處,事物才會產生變化,蛻變出一番新氣象。」



特別喜歡農耕的這一段,好像看到一望無際的田野,剎時間有突然在時間與空間上開拓的感覺,

不急於一時呀

這也是昨天小鹿不經意說出的話

昨天在弄全家餐食準備時,一邊火爐上放著東西在熱,一邊洗著空心菜準備要下鍋,小鹿拿著一顆鹹蛋從餐廳走進廚房,要我切成兩半,然後我說:
「小鹿,那妳來幫我洗菜,我來切」
小鹿徐徐地說「不急於一時,妳慢慢來」然後就回座享用她的餐食了

呵呵呵,真的是很妙,
本來很焦急著,要急急趕快把餐食準備好以便上菜給早坐在餐桌前的家中老爺的

被她這麼一說
「不急於一時」

心也就安頓,定靜許多了 (喜悅)


把這篇文章中
自己特別受用之處整理成圖
也分享給大家

但如果時間允許,很建議連結回原文閱讀
裡面有很多不錯的語句與觀點

隨所快活,做真誠的自己就好
  • 怒氣湧現時,先置之不理,集中精神做好眼前事
  • 不著急,耐心等突破時機
  • 丹田大喊發聲,或用丹田讀經
  • 用心做菜、打掃當修行:這份食材與妳有緣,所以才來到妳身邊,應對它心存感謝,用心做菜,用心進行這項高貴的「修行」
  • 拿掉苦悶面具,不管在任何場合,不要沮喪,不要逞強,不要緊張,照自己模樣生活,舒舒服服,做真誠的自己就好,不高估,不低估自己與他人


「先安心,才能搭上機會的浪潮」
安心:心情安靜澄澈,沒有一絲不滿與不安的狀態,也是發現自己活在世上,充滿感謝的狀態

春天的到來不獨厚任何人,機會也是,別讓心中縈繞著恐懼不安怨嘆…,反而讓幸運機會從身邊飄走…

這個很有深刻體會,
因為身邊朋友有兩三位,確實就是如此
身為旁觀者的我,
確實看到他的身邊似乎有個透明的保護罩
是由他內心恐懼不安怨嘆所打造升起的

漸漸地把自己和許多美好的機緣隔開來
是反證,也是提醒


丹田發聲的事,恰跟我前幾日看好友所贈之書中每一天的覺醒:365篇日常生活的冥想與頓悟所言不謀而合,確實是我很少在做的事,這應該就是我今天的星期四挑戰了,決定之後週末假日時可以來「用丹田」讀經,最近最想讀的是老子道德經與孫子兵法


最後
祝福大家


時時享有
內心安頓的美好平靜


安璐
104/04/09


參考連結


延伸閱讀

——————————————–

「少力挑戰」回報 (4/1起為期一個月):


4/8 中午沒有做內化一法五分鐘(失敗+1) 晚上有補做,但不足時間,決定更改成每日午餐後五分鐘


 

何謂「少力挑戰」?詳見此連結之最末段

何謂「內化三法」?詳見此連結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