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多數人過去在「問題分析與解決」的盲點 !!

問題分析與解決
是所有職場人士的基本功,也是企業內核心職能的必修課程之一
近年來,企業面臨的內外在挑戰急劇變化,身處企業內的職場人士
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能力更是需要不斷地晉級提升
方能因應與超越接踵而來的萬千挑戰

沒有人天生就很會解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萃煉,大多是從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累積開始,實際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解決這問題之後產生什麼樣的好與壞的影響,在在都是累積與實力的累積途徑,但一定只能靠經驗累積,沒有其他更快更快幫助自己強化這項能力實力的方法的途徑嗎? 職場上有句很真實的話是:「你解決問題的能力,決定了你對公司的價值」。這也讓我們會好想好想知道,為何有些人解決問題可以快狠準?  為何有些人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總能很有章法,很有邏輯脈絡?  為何有些人解決問題總能處理的很漂亮? 




是的,確實有系統性的解決問題方法!

而且是有方法、有步驟、有流程、有工具的,更好的是,這些都是可以透過學習,透過一次一次的熟習,而越來越好,進而讓自己問題分析解決能力越來越強!

如果想要強化與快速增強自己的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進而擁有問題分析解決超能力,就不能清楚知道過去在問題分析與解決的盲點,一旦知道自己盲點,也就有了可快速改進強化的槓桿點了!

如果現在還模模糊糊地不太知道自己過去在問題分析與解決上的盲點,或許可以參考一下多數人過去在問題分析解決的盲點與錯誤…


在一次【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課堂上
優質積極好學且來自四面八方的學員們
提出許多他們過去在問題分析與解決的盲點
彙整後依數量多寡依序如下:

  1. 找不到核心
  2. 既有框架限制
  3. 跨部門問題
  4. 團隊認知不一致
  5. 錢或資源
  6. 資訊不完整
  7. 人溝通
  8. 不好驗證
  9. 未知的範圍
  10. 消極因應
  11. 不知SOP
  12. 大環境包袱



前兩項盲點就占了學員意見心聲的半數以上
也恰恰是使用問題分析與解決8D方法論
最能處理的


第三項跨部門問題,也很適合問題分析與解決8D方法論處理,尤其是結構性的問題,至於第四項的團隊認知不一致,則不完全可由問題分析與解決8D方法論,其中還有許多團隊動力與階段的議題,如果有興趣多了解,可以參考克服團隊領導的5大障礙:洞悉人性、解決衝突的白金法則,但運用方法論,或許也會透過一些工具運用,如流程圖、層別法、5W2H等,有時可以有助於讓問題全面與客觀化,更具體用客觀語言呈現出來,進而促進團隊認知的提升與一致性


第五項盲點就很有趣了,過去在企業輔導與內訓經驗中,一開始經常會有許多同仁都會一致地認定造成問題卡關主因是錢與公司資源,但在上完方法論後,經常會發現,其實在真正要運用到錢或公司資源前,其實還有很多是解決問題能力可發揮之處。


就像彭建文老師經常跟學員分享他以前高階長官跟他說的一個概念:「如果你的解決方案就直接是公司花錢買機器設備而已,那你的價值何在? 」運用完問題分析解決系統方法論後,就算最後解決對策仍不變,還是公司花錢買機器設備,但至少會更有對這個對策的一些驗證客觀證據支持,而不只只是空口說直覺的想法而已,這也是很重要的。




以下列示他們過去在問題分析與解決的盲點之詳細細項




找不到核心

  • 沒有意識到真正問題的核心

  • 找不到切入點

  • 如何確認真正的問題

  • 不知如何下手,找不到root
    cause
  • 下手方向錯誤非問題核心

  • 未找到真正問題的核心

  • 每個人對於問題核心的認知不同,層層堆疊要如何讓各部門都能理解

  • 不知道問題核心的價值和意義(搞不懂)
  • 找不到核心問題

  • 不確定掌握到問題背景全貌

  • 沒有找到根本的原因

  • 無法深入溝通,更理解問題

  • 想法不夠全面


既有框架限制
  • 運用慣性思維看待與解決問題

  • 自我框架限制

  • 聚焦在自己的問題

  • 只有線性思考

  • 用自己的專長或專業看問題,其他面向無法涵蓋

  • 解決方法無法突破舊的思維


跨部門問題
  • 跨單位的問題know
    how(
    政治&溝通)
  • 無法解決別人部門的問題

  • 問題是整體性的,要改不容易(其他部門阻力),利害關係人不想改

  • 對於職責劃分不清,靠自己私下解決

  • 組織沒有當責文化,大家互踢皮球不面對問題

  • 沒有單位認為該負責



團隊認知不一致
  • 團隊成員彼此對問題的認知不同

  • 團隊中每個人對於解決方法都有不同意見,增加困難與時間

  • 解決對策如何在團隊中達成共識

  • 上、下溝通對於事情看法不同



錢或資源
  • 資源問題

  • 資源整合的困擾

  • 資源和解決方式不一致(例如:資金不足),可能也沒有較好的替代



  • 沒資源(///)
  • 提出解決方法需要錢,而被退回





資訊不完整
  1. 資訊不對稱分散

  2. 所得資訊混亂無法精準判斷

  3. 資訊不對稱,資料收集不完全

  4. 資料收集難或來源錯誤


人溝通
  • 協調方很強勢,沒有討論的餘地

  • 人難搞

  • 主管想的跟你不一樣

  • 人溝通

  • 有第三方出現不同的聲音



不好驗證
  • 提出的假設不好驗證

  • 常會有一些假設性未驗證的原因

  • 你也不知道提出的方案是否會成功


未知的範圍
  • 未知的知識太多

  • 未知的資訊

  • 未成熟的新技術


消極因應
  • 消極的應對

  • 遇到問題才開始解決,難以先避開


不知SOP

  • 不知道SOP



大環境包袱
  • 大環境包袱

看完學員們的心聲意見後,再來看看彭建文老師依據他多年意見所歸納出來的多數人過去在問題分析與解決的盲點:

  1.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2. 慣性思維處理問題,陷在既有框架中
  3. 常會怪罪時間不夠而無法好好解決問題
  4. 常看到問題,就直接想原因與對策
  5. 對策不夠創新或缺乏副作用的分析
  6. 上面主管叫你做什麼專案,就毫不思考地就下去做
  7. 缺乏建立預防再發的程序或系統
  8. 問題解決完後沒有做好知識管理
  9. 問題解決不久後,又再度發生
  10. 沒有方法、沒有工具,都靠經驗
  11. 有使用方法/工具,只是經驗或主觀意識凌駕在方法/工具上
  12. 官大學問大,老闆說了算

以上這些都是運用系統性解決問題流程,根據方法論中的步驟、方法與工具的結合,就可以有全面觀、有系統脈絡地,做好問題分析與解決,這樣運用方法論解決問題的方式特別適合原因不清楚、對策也不清楚的問題,或是跨部門性複雜結構性問題,或是長期以來總是找不到根本解的問題,都可能因此有一些不一樣的切入思考點或解題契機


曾經有位企業高階分享過一句真實而貼切的話:「你不解決問題,時間久了,問題會把你解決掉」,且讓我們在職場生活中,藉由學習一套系統化問題分析與解決的方法論,透過一次次職場真實問題,隨著運用方法論解決問題的過程,一次一次對方法論更熟更熟悉,甚或可以成為自己血液中的DNA,也讓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更成長!


祝福大家

順心成為問題分析與解決的專家!

安璐
104/2/11


參考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