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類

有把內在價值活出來的生命品質~

平日工作內容之一

協助來談者一同挖掘與察覺
專屬他自己的「內在價值」

平日工作之核心概念



好開心看到一篇⋯⋯
用生活實例與親身經歷


 把
「內在價值」vs「外在價值」
活出來的生命品質

說得好清楚的一篇文


好有力量的文
不能同意的更多了……
謝謝王立德大大的分享^^感恩



侯文詠:我從400多個癌末病人身上,學到了最珍貴的一件事

「這大概是我從這些病人身上學到,最珍貴的事了,」
侯文詠這麼說:
你用什麼價值去衡量你的人生,
決定了將來你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

文中有段故事
覺得很妙:

「我聽朋友說了一個故事,故事是這樣的:
一位五歲的小孩被問到
將來想唸什麼學校時說:『建國中學。』
再問他:『建國中學畢業之後呢?』
他說:『台大醫學系。』
繼續再問他:『台大醫學系畢業之後呢?』
小孩想了想,回答:『我要開計程車。』
 
聽到這個故事,我的第一個反應當然是笑了。
一邊笑的同時,又覺得這個應該不只是一個笑話。
作為一個旁觀者,一點也不難分辨,
哪一個是孩子自己的價值,
哪一個是從別人那裡得來的價值,

但如果問五歲小孩:
『你為什麼要先讀建國中學、台大醫學系之後,
才去開計程車,這樣不是很矛盾嗎?』
 
對於你所謂的矛盾,他一定覺得不知所云。
隨著時間累積,不管是別人給他的價值,
或者是他自己原來的價值,
一點一滴全都轉化成了他自己內在的價值。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不同的價值發生衝突時,
當然,也就全變成了他自己的矛盾。
 
我把五歲小孩要開計程車的故事跟大兒子分享。
分享完之後,兒子問我:
『你不是說過,你小時候寫作文,
〈我的志願〉中寫的,就是要當醫師嗎?
那是你自己的內在價值,還是別人給你的價值呢?』」
~侯文詠


這段故事是此文的開場
也是很值得深思的議題

現在存在自己腦中的許多信念
有多少是在生活歷程中逐漸無意識浸沈入的
非常不自知的狀況下
變成不得不的選項?

又有多少才是深心想要的選項呢?
 


另外文中也有幾段文字
也是很有感的
特別想把它摘錄下來:

「是我們關心的範圍,造就了我們能力的極限。
那是我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
如果一個人從事的工作缺乏『內在價值』時,
他可以變得多麼薄弱、有限。」


「財富、名氣、權勢本身不是壞事。
但重點是你把這些東西當成是『目的』或『手段』?」

「『目的』和『手段』的差別是什麼?」

「當你把對財富、名氣或權勢的追求當成目的時,
你的生命變成為了這個目的而存在的手段,
你的生命就不是自己的主人了,對不對?」

「反過來,如果你的生命有更重要的內在價值和理想時,
擁有財富、名氣、權勢,
變成了可以幫你的生命實現這些理想的手段。
這樣的話,擁有這些就是很好的事情了,對不對?」
他點點頭。

「所以,德國哲學家康德才會說:
要把生命當成目的本身,
而不是達成目的的手段。」~侯文詠


很喜歡他的寫法
自然舒服地敘述許多情境與內在心境轉折

真的是篇好文
值得一讀再讀
讀後也很有
餘韻迴盪的FU

是他用生命體驗出的
重要心得
也是許多癌末病人
用自己生命映照出的重要心念
很值得細細品味

「儘管每個臨終病人的生命故事各不相同,
但是從生命的終點回顧自己的生命時,
佔據了日常生活中我們最多時間,
讓我們每天為此汲汲營營的「外在價值」
——財富、名氣、權勢等等,從生命的終點來看,
竟然變得無足輕重了。

沒有任何一個病人告訴我,
他們希望賺得更多的財產、
贏得更高的知名度,
或者升上更高的官階、職務。

『對你來說,
你覺得生命最重要的是什麼?』

當我這樣問病人時,
我發現,
對大部分的臨終病人來說,
最重要的事情,
幾乎都是關於『內在價值』的。」
這是他陪伴400多癌末病人的發現
值得細讀之後的文…

然後
省思
調整

祝福大家
常時
活出內在價值


安璐
104/8/25



 
參考連結
延伸閱讀